建投动态

公司要闻

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山西枢纽(太原)项目上,500余名建设者正奋战在施工一线。该项目占地约47亩,规划建筑总面积约11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含新建科研办公楼、数据中心、地下车库等。作为山西省积极融入国家“东数西算”战略的基础性、牵引性重大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有力推动山西省算力网络建设,实现与全国算力资源的互联互通、优化共享和智慧调度。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山西枢纽(太原)项目现场

数字技术赋能智慧建造

走进施工现场,智慧工地的科技气息扑面而来。项目深度融合数字技术与工程管理,应用智慧工地管控平台,让工程建设更加安全高效。

智慧工地管控平台界面

“在项目上,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手机端将安全隐患问题拍照上传到智慧工地管控平台,系统会自动推送给责任人整改,并追踪落实情况,形成隐患整改闭环。”项目负责人介绍道。智慧工地管控平台还建设了高支模检测及基坑检测系统,应用自动化监测技术,实现对基坑水平位移、变形、沉降等数据的实时监测、超限预警、危险报警,并进行秒级响应,及时将现场作业情况告知监控人员,有效降低重大安全风险。

为进一步激发一线作业人员安全意识,集团依托智慧工地管控平台实施数字化“行为安全之星表彰卡”奖励机制,通过线上积分,对安全管理行为进行奖励,对积分末位人员开展安全行为、应急措施“回炉”培训,累计发放安全奖励508次,切实增强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行为,使一线作业人员逐步成长为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学习安全知识、提高操作技能、懂得自我保护、保证个人行为安全的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

在质量管控方面,智慧工地管控平台可实现关键节点施工可视化技术交底,确保每位作业人员能按照工艺标准准确施工。施工过程中,平台实时监控质量检查数据,与设计参数自动比对分析,发现偏差即时预警,同步通知质量员,追踪整改落实情况。

在进度管控方面,智慧工地管控平台发挥着“数字指挥官”的关键作用。“我们为每个施工节点都设置了进度预警机制,一旦出现滞后,系统就会发出提醒。”技术负责人介绍道。通过移动终端,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掌握各作业面的施工进度,及时督促作业人员调整施工进度,从而确保项目整体进度。

在物料管控方面,智慧工地管控平台采用车牌识别和红外防作弊技术,实现物料称重自动化;基于物资进场和使用数据的智能分析,可提前预警潜在的物料短缺风险,有效保障项目各节点目标的顺利实现。

红色引擎激发建设动能

“星引领”民生实事邮箱

项目开工伊始,集团同步成立了项目党支部。党支部坚持以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为主线,打造“星引领”党建子品牌。在工人生活区的“星引领”民生邮箱前,钢筋工师傅扫码提交反馈:“上周大家反馈夜班加餐单调,没想到第二天就增加了茶叶蛋和八宝粥。”这个小小的邮箱背后,是党支部创建的48小时响应机制。通过邮箱,党支部增设了24小时医疗站,服务劳务人员600余人次;开设了心理健康讲座;设置了茶歇室;改善了伙食,数十项民生诉求在这里得到快速响应。工友们都说:“在这里干活,心里踏实。”

项目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

在紧张有序地施工之余,项目党支部还精心组织了一系列暖心活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庄严肃穆,端午节的粽子飘香,冬至日的饺子暖心,元旦联欢的笑声不断,还有每日清晨的悦享早操……这些活动不仅拉近了与劳务班组的关系,更架起了与业主、监理沟通的桥梁。

项目党支部打造了“镜头里的党建”宣传品牌,用镜头捕捉党员带头进行安全宣誓的庄严时刻,记录党员突击队在项目攻坚时冲锋在前的感人画面,创作了《安全座右铭》《真心英雄》等微视频作品。“我们拍摄的不仅是工作场景,更是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体现。”党支部书记深有感触地说,“视频中党员技术骨干带头攻关技术难题的画面,党员责任区里‘一对一’帮扶工友的镜头,都生动诠释了党建工作如何转化为推动项目建设的强大动力。”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党建宣传,让“红色引擎”的驱动作用更加深入人心。

35天完成25万立方米出土、35天冲出正负零、60天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日均绑扎150吨钢筋、浇筑700立方混凝土……科技赋能与党建护航的双轮驱动,让项目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如今,随着数据中心D2主体结构封顶,科研楼及数据中心D1也进入主体结构封顶冲刺阶段。“我们将严格把控工程节点,确保高质量完成国家级算力枢纽建设任务。”项目经理表示。